首页

上海女王Sm视频

时间:2025-05-24 17:31:34 作者:东西问丨王晶:琉璃河遗址何以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浏览量:47861

  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萧下村,十番音乐已流传两百多年,是晋江极受欢迎的传统民俗表演之一。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闽南十番音乐传承人萧振作和蔡燕瑜等几位徒弟带着三十余位徒孙在“福建百姓大舞台”共奏《十番雅韵庆华诞》,现场气氛火热。

  “闽南十番”是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演奏曲目脱胎于南音,又多了几分民间音乐的欢快、活泼。其演奏主要由十种乐器构成,分别为琵琶、三弦、二弦、高胡、二胡、笛、筚篥、笙、轧筝和板胡,此外还有辽鼓、拍板、四块等多种搭配乐器。

  谈及萧下十番的源头传说,萧振作介绍道,清朝时萧下村的萧本鍖等人曾到全国各地当兵,接触到了各地的特色乐器。由于思乡,他们尝试把各地乐器融合家乡的“南音”进行演奏,并将所学乐器带回家乡传授,便有了民间社团“潇湘莞尔轩”。

  民间音乐传承不易,萧下十番也曾在三四十年前濒临失传。当时,萧下村年轻人们忙于生计,都不愿意学习十番音乐。祖籍萧下的新加坡华侨萧聪明是深爱闽南文化之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回乡置办乐器,重建“潇湘莞尔轩”,并提供了一笔经费用于十番音乐传承。

  出身“十番世家”的萧振作十几岁就跟随大人在“潇湘莞尔轩”担任老师,教同龄人十番音乐基础,最多的时候有近60个孩子来学习,后来他们中不少人成了“潇湘莞尔轩”的中流砥柱。时过境迁,许多“潇湘莞尔轩”成员各奔前程,往往要到逢年过节才能返回乡里共奏,萧振作也忧愁起了十番音乐的传承问题。

  2009年,在当地热心人士和学校的支持下,萧振作将十番音乐带进校园,成了东石镇金山中心小学的音乐必修课。十五年来,萧振作和蔡燕瑜殚精竭虑地教授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带他们从认识到学会十番音乐,再到组成乐队前往福建泉州、莆田等地演出,收获赞誉无数,也带动了当地其他非遗项目走进校园传承。萧振作指出,十番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师资缺失。

  萧振作表示,这些年来他和徒弟教会了上千名学生十番音乐基础,这些学生中哪怕有百分之一对十番音乐感兴趣,有进一步的传承意愿,在未来就会有数十位“传承人”,甚至有希望将十番音乐的艺术水准再提升一个层次。目前他筹建的闽南十番传习所即将建成,相信自己脚踏实地数十年苦心传承会有所回报,闽南十番音乐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新定位、新方向,生生不息。

  柯宁 吴冠标 福建泉州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老哈河一处堤防发生溃口险情 预计14时完成溃口合龙

莆田4月29日电 (吴志 林孟)28日8时左右,装载2.2万吨铁矿的中国台湾籍“通耀”轮自福建省莆田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0号泊位缓缓驶离。

细节披露!许家印“或涉嫌多项罪名”

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表示,“2024年两岸暨港澳媒体广州行”活动是广州市精心打造的新闻交流品牌。本次活动将两岸暨港澳媒体人汇聚在广州,深入观察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感受广州与台湾的深度联结、两岸同胞的交心交融。希望联合采访团组以独到的视角发现广州之新,以生花的妙笔书写广州之美,以生动的镜头记录广州之变,讲活、讲好、讲实“广州故事”,让两岸暨港澳更多民众了解广州、读懂广州、爱上广州。

2024年面向东盟工程创新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

郑亚莉建议,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完)

糖尿病须终身服药?这些情况可以“缓解”

“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启动仪式近日在澳门举行。根据安排,200名澳门青年在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前往广东等10个省市考察,并派代表到北京汇报和参加欢聚活动,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

贵州水城百幅农民画展出 勾勒多彩民族生活

被问到外界对于演员这个行业的争议言论,周一围认为演员身上要有责任感,“我们要尊重观众,不能空喊口号,我希望这群学员能够在这个职业里做好,对得起观众”。(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